把握“严”的标准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“严”字当头,以严明的纪律和过硬的作风,坚持原则、把握政策、注重效果,做到严有方向、严有落点、严有抓手。全面从严推动责任落实,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政治责任落实,构建职责清晰、各负其责、合力推进的责任体系,以压责从严、督责从严、问责从严,督促市、县、乡、村四级书记严于律己、严负其责、严管所辖,切实把责任扛在肩上、抓在手上。一严到底推动专项整治,坚持严的基调、采取严的措施,全力推进乡村振兴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,加强对重点项目、重大资金、重要环节的监督检查,坚决清除乡村振兴政策落实梗阻,看住国家资产、集体财产,严肃惩治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行为。严管厚爱推动担当作为,把纪委是“党员之家”的工作理念贯穿专项整治全过程、各环节,坚持从严管理监督与鼓励担当作为相统一,在统筹“四项监督”中更加注重协同高效,准确运用“四种形态”,认真落实“三个区分开来”,做实做细澄清正名、回访教育等工作,努力营造干部敢为、地方敢闯、企业敢干、群众敢首创的良好发展环境。
创新“准”的方法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“准”字为要,把精准思维贯穿全过程各方面,创新监督方式方法,实现政治效果、纪法效果、社会效果有机统一。做实政治监督推动决策部署精准落地,用好深学习、实调研、抓落实工作方法,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精神,认真梳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监督事项,细化政治监督台账,明确责任分工,聚焦推进落实的关键环节和时间节点,推动构建“选题立项、定单实施、督导问效、晾单评晒”工作闭环,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、阶段性成果。做准专项监督推动重点问题精准纠治,聚焦乡村振兴项目权力集中、资金密集、资源富集的重点领域,通过建立乡村振兴政策库、项目库、问题线索库,摸清家底掌握实情,围绕乡村振兴项目建设“全周期管理”关键要素,加强比对分析、梳理共性问题、提出应对措施、形成监督指引,见人见事见效推进专项整治,做到精准施策、靶向施治。做强基层监督推动基层干部精准履职,充分发挥基层纪委职能优势和“前哨”“探头”作用,推行一村一分析、一月一清单、一片一协作、一户一访察等工作机制,全程跟踪、闭环监督,对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实地督查,对易致贫返贫等重点人群开展入户走访,对相关台账进行数据比对、关联分析、筛选碰撞,对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及时报告处理,对群众身边“蝇贪蚁腐”严肃查处、坚决惩治。
拓展“实”的效果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打实、硬碰硬的政治任务,必须坚持求真务实、真抓实干,坚决防止“把说了当成做了、做了当成做好了”。做深日常监督,加大监督调研力度,定期开展问题线索“大起底”“回头看”,对新增问题线索严查快办、动态销号,做到有腐必反、有贪必肃,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,让监督常在、形成常态。强化科技赋能,贯通监督治理,在抓规范和抓融合上下功夫,因地制宜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,用好用活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,将政治监督、日常监督、专项监督、基层监督清单管理工作同智慧监督平台深度融合,变入户找问题为线上收问题、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、变被动办案为主动出击,推动职能部门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让基层监督更智慧更高效。深化点题整治,在听民声、解民忧、惠民生上真抓实干,纵深推进查办案件、为民解忧、纠风治乱、常治长效等重点工作,条线化、板块化精选监督“小切口”,奔着问题去、冲着难处改,把情况摸清、把症结找准、把整改做实,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、幸福感更可持续、安全感更有保障。
保持“稳”的态势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,必须坚持“稳”字托底,强化系统观念、统筹协调,稳妥有序推进各项工作,不断将监督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。稳步推进任务落实,围绕执行落实党中央惠民利民、安民富民政策和粮食安全、耕地保护等战略举措背后的责任、腐败和作风问题,坚持分地域找准切口、分领域聚焦重点、分层级压实责任、分阶段推进落实,看态度、看措施、看落实、看效果、看举一反三,既要精准监督、查办案件,也要针对发现问题扎实做好整改,形成发现、整改、检视、完善的监督治理闭环。稳步推动标本兼治,健全剖析、建议、警示、整改一体贯通的工作机制,深入查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思想认识、责任落实、工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,加强类案分析,完善纪检监察建议的提出、督办、反馈和回访监督机制,做深做实做细以案促改、以案促治、以案促建,由点及面推动综合治理、源头治理。稳步促进基层治理,持续深化党纪学习教育,强化正反两方面教育,充分发挥廉洁文化教育、引领和浸润作用,大力弘扬新风正气,用好廉洁教育馆、廉洁文化示范基地等阵地资源,分级分类推进警示教育,深入剖析典型案例,以案说德、以案说纪、以案说法、以案说责,引导党员干部严格制度执行、严守权力边界、严防用权风险,推动基层政治生态持续向好。(福建省三明市委常委,市纪委书记、监委主任 吴国顺)